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1781857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底,历时17年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化工程即将结项。“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该项目收录了海内外多家文博机构收藏的涵盖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编纂出版“大系”,是历史的嘱托、时代的需要。这样空前的大规模图像采集,只有当今中国才能完成。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生动体现。“大系”项目即将结项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项目组“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数字化汇聚、数字化共享,运用目前最高精度的图像采集和数字化处理技术,成功实现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衍生与转化。让这些纳山河万景、历上下千年的传世古画,生动呈现、焕发生机。

以美为媒,美美与共。“大系”项目在编纂出版过程中构筑起广泛的国际化合作网络,图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89家海外机构收藏,有力促进了中国绘画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共享和深度交流,见证着中华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强大生命力和全球影响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推进“大系”项目以传承中国古代优秀绘画艺术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海南三亚高度重视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了“三亚文化产业博览会”,搭建文化交流大舞台。第三届三亚文博会汇聚300余家国内外优秀文化企业,在文化业界的引领性和代表性可见一斑。来自美国、俄罗斯等7个国家的音乐家联袂呈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为观众打造一场中西合璧、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人们既可欣赏海南黎锦、景德镇瓷器等传统之美,还可感受浓郁的异域风情,30多个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展出了3万多件展品。三亚文博会以文化为纽带,展会为平台,展现海南文化独特风情,助力海南文化“走出去”,世界文化“请进来”,促进中外优秀文化互补互促。


让海南文化“走出去”,把世界文化“请进来”。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举办三亚文博会的意义。
2022-11-21更新 | 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他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

材料二   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们该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2020-01-11更新 | 5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话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消解对立思维,在尊重和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开展对外传播,找到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尽最大程度表达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善意。如此,传播效益才能得以最大化。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中国故事,顾名思义,既要有“中国”,又要有“故事”。如果缺乏让外国人理解的叙事方式、一味强调“中国”特色,便成了自说自话;而如果光讲“故事”而忽略传播国家观念,则会让对外传播迷失方向。只有将“中国”与“故事”两者紧密结合,对外传播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中学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主体。请设计两条讲好中国故事的校园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清晰、语言简洁,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
2022-11-27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