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的特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2 题号:17838781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人人关心的国家大事,用法律的准绳来引导家庭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材料一   “过去我国对家庭教育重视不足,一些家长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对未成年人成长以及家庭、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发生一系列未成年人极端案例和事件。”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出台。草案要求,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同时,规定必要时国家对家庭教育进行干预。强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应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方式方法。

材料二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对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是全面总结地方立法与实践经验的法治载体。在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和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对家庭教育的责任、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也需要通过立法得到体现。


(1)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家庭教育发挥至关作用的法律依据。
(2)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形成过程。

主要阶段工作内容
起草准备形成讨论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起草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根据要求开展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形成提交讨论的报告初稿。
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修改报告初稿,形成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的送审稿。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汇总各地方、各部门、社会各界的意见及网民建言,讨论修改征求意见稿,再次形成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的送审稿。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意见再次进行修改。
提交大会正式审议◇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报告进入正式审议阶段。
◇国务院有关负责人、起草组工作人员分赴各代表团,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还听取政协各界别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起草组整理意见和建议,再度修改报告。
大会会议批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听取国务院总理关于报告修改的说明。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政府工作报告》的形成过程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024-05-12更新 | 26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高中学校团委计划在今年“七一”前夕组织开展红色影视作品展播活动,其中包含以下两部影视作品:

《初心》原型人物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来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乘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

《红海行动》原型事件

2015年3月,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在也门的中国公民面临着严重的生命威胁。中国政府迅速反应,派遣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前往也门撤侨。救援部队跨越重重困难展开救援活动,哪怕只有几百个人,国家也坚决要将公民安全接回祖国。美国《华盛顿邮报》进行了这样的报道,“中国的撤侨行动是在告诉中国公民,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会受到保护。”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角度,分析甘祖昌是如何用行动诠释共产党人初心的。
(2)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关知识,写一篇小短文对《华盛顿邮报》的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2024-04-23更新 | 4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架起“连心桥”——解码“四下基层”

35年前,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并躬身力行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35年来,福建广大领导干部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从“天边”到“身边",“调查研究下基层”从“问题”到“破题”,“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诊”为“出诊”,“现场办公下基层”从“会场”到“现场”……深入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

架起连心桥,当好贴心人。“四下基层”这一发源于宁德的重要制度,彰显出巨大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给予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中华大地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四下基层”为什么能架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
2024-04-12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