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宏观调控的手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2 题号:178412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先后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气候协定》。由于发达国家在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79%,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上述文件都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任务,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

中国向世界承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出台了完备的政策。联合国秘书长高度赞赏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但是,美国以损害了其国家利益为由,单方面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和《巴黎气候协定》。公然宣称要借口“气候合作”逼迫中国“节能减排”,让中国“降低发展速度”。鉴于美国的所作所为以及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中国宣布终止与美国的气候问题谈判。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中国终止与美国在气候问题的谈判是正确的,责任完全在于美国。请你运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2)结合“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的有关知识,提出一条“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建议,并请说明理由。
(3)请从《哲学与文化》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哲学知识,分析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023·重庆·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政府主要的工作任务。

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政府要调整公共投资主体、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国民收入通过各种方式向消费领域倾斜。主要包括:一是调整公共投资财政政策安排,适当控制财政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减掉一些不切实际的“高大上”项目,为民间投资留下余地,也为社会消费腾挪空间;二是提高财政对居民社会福利支出的比重,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贫困救助标准,减少贫困人口比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三是加快实施以家庭收入为基础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分享经济异军突起,发展快速、创新活跃、应用广泛,在一些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并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但分享经济也存在着认识尚不统一、政策亟待健全、平台能力不足、公共服务仍需完善等问题。

针对分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7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分享经济发展的信心。同时,《意见》也要求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建立科学有效的分享经济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的监管与防范,对损害消费者权益、侵犯知识产权、不公平竞争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营造新旧业态、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措施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分享经济的发展
2020-06-28更新 | 5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民营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环境,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
材料一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划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强调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重申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没有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公平、开放、宽松。
材料二   2017年我国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坚持“非禁即入”“平等对待”原则,严禁设置市场准入隐形门槛。财政给予研发经费补助并提高科技型民营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1)联系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我党为什么要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
2018-04-13更新 | 14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2020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扩大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助力经济恢复;同时精准施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优化贷款结构,推动贷款利率下行,更多支持实体经济,有效对冲新冠疫情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冲击,推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论证2020年我国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理性。
(2)请你为2021年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不急转弯提两点方向性建议。
2021-02-03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