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8 题号:179070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实现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无数仁人志士为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规划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实现路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与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富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


(1)结合材料一,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深化对“现代化”的认识的。

材料二   习近平曾用“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来勉励广大共产党员要正心修身,只有信仰上坚定才能做到政治定力坚如磐石。透过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广大共产党人做到了胜“寸心”、胜“苍穹”。从李大钊“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宏愿,到方志敏“我渴望着光明,我开始为光明奋斗”的誓言;从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怀;从孔繁森“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剖白,到黄文秀“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抉择……在党的百年征程上形成的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璀璨夺目,构筑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熠熠生辉。


(2)“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现代化转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正在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农村新的生产经营形式蓬勃发展;城市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发生全方位变革。原有基层管理思路和方式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变代表着治理思路的创新与变革:由行政色彩更浓的管制转向为有诉求、有困难的群体提供服务;由出现矛盾之后的被动平息转向分析预判、源头化解;由治标转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更加突出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良性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搭建。

材料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J市某区区委、区政府坚持民生导向,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首创了“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该模式中,第一个“3”是发挥三个作用,即党组织主导作用,让党组织和党员带头投入到美丽楼院创建中来;居民主体作用,实现居民从置身事外到当家作主的转变:社会协同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楼院协商治理。第二个“3”是指3步法,一是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收集上来,把讨论形成的初步方案公布下去;二是把公布初步方案的意见收集上来,把最终方案公布下去;三是把居民对方案落实的意见收集上来,把最终整改情况公布下去。“4”即通过构建共驻共融、共商共推、共创共管、共建共享等四项长效机制,推进协商成果实效化,并最终实现党建统领好、自治管理好、文明和谐和群众反响好的愿景。“334”工作模式实施以来,健全了居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护机制,实现了政治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高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J市某区的经验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启示。
2020-09-30更新 | 6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备受关注的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和臭氧终于写入“国标”。会议要求2018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2018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20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2021年1月1日起新标准在全国实施。

材料二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本省的发展战略,从“大念山海经”到“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再到“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初步形成“山海联动”“闽台联动”的发展格局。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覆盖率居全国首位;全省生产总值增幅较大,跻身全国“万亿GDP俱乐部”。有人认为“实践证明,两个‘先行区’发展战略是真理,它是不会改变的。”


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2020-12-05更新 | 10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世纪之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了“八八战略”,部署山海协作等工程,推动发展更加富裕、均衡。2021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1,是全国最低的省份之一。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要求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到2035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随后,浙江省发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落实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浙江示范。根据部署,浙江省各地纷纷进行探索:杭州建设“四好农村路”,打通共同富裕“双向道”;温州加快编织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网;宁波与山区26县密切开展人才科技交流合作……


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的过程。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说明。
2023-01-20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