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中国的外交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6 题号:17912190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势在必行

有报告显示,1970年以来,全球受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9%,约100万个物种正面临灭绝威胁。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2020年9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发表主旨讲话时呼吁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并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一批务实的东道国举措。

2022年12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主张”——“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共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进程”“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秩序”。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经济发展”有关知识,阐释我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同舟共济

昆明大会一年多来,更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国家公园自由生长,一北一南分别位于北京、广州的国家植物园相继挂牌,碳达峰碳中和的一系列部署正在落地……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超过陆域国土面积30%的生态保护红线、近万处各类自然保护地、日益完备的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正守护着宝贵的自然财富。

《生物多样性公约》196个缔约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执行能力各异。作为主席国,中方将努力推动各方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和承诺可行可达,经得起时间检验。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团结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9年5月13日,新闻联播主播康辉,铿锵有力地念了一段“国际锐评”,被网友大赞霸气。这段评论来自总台的“国际锐评”提到: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5000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斗出一片新天地。


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谈谈如何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2019-09-18更新 | 8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伟大的实践品格。

材料一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马克思认为,人类共同体的演进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即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然的共同体”,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幻的共同体”,再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华民族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论,在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构想,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舞台展现大国担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重点推进减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站议程》减贫目标;中方积极提供抗疫疫苗和相应技术支持,力争2021年对外提供20亿剂抗疫疫苗;2021年中国已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发展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支持,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并在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携手实现跨越发展。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明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舞台上的大国担当。
2022-02-19更新 | 7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的世界,多重矛盾凸显,地区冲突不断,维护和平稳定成为全球当务之急。中国继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后,于2023年2月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倡议核心理念原则,明确倡议重点合作方向,就倡议合作平台和机制提出建议设想。中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坚定的践行者。

过去一年中,中国不断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发声,为实现共同安全而努力。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2023年4月,在中方见证下,沙伊双方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已中断7年之久的外交关系。两个中东大国在中国斡旋下握手言和,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重大利好。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破解国际安全困境的。
2024-02-22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