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5 题号:1795715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主席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仰,坚定信念,携手同心,接续奋斗,取得载人航天、探月探火、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大飞机制造等重大成果,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延安精神历久弥新,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依旧是新时代发展的魂之所系。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延安精神为什么依旧是新时代发展的魂之所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到“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有赖于在抗“疫”中孕育生成的“抗疫精神”之支撑、激励、引领。这种精神是全体抗疫人员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熔铸而成的精神丰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020-09-18更新 | 7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6月至8月,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1300余名记者追随当年红军长征足迹,深入实地采访,推出10000余篇鲜活生动、形式多样的报道,生动阐释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网上总阅读量近20亿次,社会反响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央宣传部组织这次采访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2)学校准备开展“今天我们如何弘扬长征精神”的主题演讲。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撰写一份演讲稿,阐述你的演讲要点。
2020-05-02更新 | 6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分散的被集中起来,弱小的被强化起来;中国的精锐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力量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人们最美好的情感被联系起来;最可贵的品格发扬起来,最美的情愫升华起来,形成了遍及全国的抗疫正气形成了内植于心的“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抗疫精神”的淬炼和砥砺中,我们不仅可以回望那些全国抗疫、全民抗疫的感人场景,也可以深层次领悟一个古老的民族何以会复兴于新时代的精神密码。


(1)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抗疫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2)班级拟举办学习抗疫精神演讲会。请围绕“青春、奉献”的主题列出演讲提纲的两个要点。
2021-06-13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