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799206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2月15日20时22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亮相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据悉,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两个会徽同步征集设计。北京冬奥组委通过借鉴2008年奥运会和近几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验、组织设计师参与体验冬季运动等阶段,从中获取灵感。最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精心设计的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脱颖而出。

“冬梦”——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飞跃”——会徽设计录承展现举办地文化、体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冬残奥会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会徽展现了运动员不断飞跃,超越自我,奋力拼搏,激励世界的冬残奥精神。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冬梦”“飞跃”,以自信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人要梦圆冬奥、放飞理想,为奥林匹克和世界冰雪运动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会徽设计理念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

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是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在创作过程中咨询相关专家,查询相关书籍和论文,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节目采用“戏剧十影视十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巧妙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设计出多个“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以穿越古今的戏剧化方式呈现,把典籍变成观众可感知、可共情的影视化作品,带领观众品味典籍,阅读历史里的文化中国,打开智慧和思想之门,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使人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中、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


(1)《典籍里的中国》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阐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作《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节目的依据。
(3)某地举办《典籍里的中国》观赏座谈会,请你为会场撰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1-05-05更新 | 1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6年是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舍是现代中国文学新的民族传统的创造者,创作出了《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一大批文化精品。在文字运用上,老舍受狄更斯等英国作家的影响,形成了简洁朴素的话言风格。他在对传统文化落后于时代的一面给予深刻省察的同时,又深深眷恋着传统文化,并在自己的小说中尽其所能地表现出来。其作品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厚,有序和,整地构建了一个艺术上的“北平世
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老舍的文学创作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
材料二       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富有市井气息。他敢于为底层的劳动人民说话,敢于揭露真实的市井生活,表达出底层人民的真善美、无奈和不平,真正为人民发声,为人民写作。
(2)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艺创作为什么要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
2017-05-01更新 | 4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8年11月7日至9日在浙江乌镇举行。这次大会的标志如图:


计过程通过哪些途径实现文化创新的
设计者多次深入水乡乌镇考察,最终采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纳入乌镇元素、中国元素和世界元素。
标志图形取夫会中文全称中的“互”字,以点名主题,“互”字中心由八个圆形叠加形成的晶格,形同于乌镇楼阁的窗纹,“互”的上下两笔以书法来表现。
右边中文文字配以英文,意指中国文化与外来方文化的结合。这次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互联互通”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中国凭借世界互联网进一步走近世界,世界互联网成为中国发展的又一个新引擎。

2019-02-26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