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7 题号:180631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了解决这个历史性课题,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各种主张、各种方案,历经了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实业层面到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的反复探索,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市民代表会议、农民协会到苏维埃政权、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从以“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度到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我们党为发展人民民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国家应该怎样治理?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逐步得出一个历史性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结合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哲学原理,简要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尝试各种制度模式都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调查研究应综合考虑各方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将群众的诉求放在整个社会体系和改革进程中把握,统筹把握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做好调查研究,需要设身处地倾听群众的难处和呼声,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解决问题。调查研究中,面对群众提出的种种意见,以兼听则明的心态虚心聆听,才能精准“把脉”工作中的不足,才能形成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要和群众一起想、一起谋、一起干,让群众一起评、一起议,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材料二   当前,我国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老旧电梯快速增加,各类潜在风险隐患不断积累,开展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实事。近日,C市市场监管局大兴调查研究,赴某小区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深入开展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解剖式”调研,实地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在调查研究中应如何坚持群众路线。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的知识,为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程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3-12-20更新 | 2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隋唐时期开始大量移民澎湖、台湾;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确定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护栏”,当前,台湾问题越来越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风险,美方与台独勾连不断,佩洛西窜台是对中国的疯狂挑衅,更是违背日益推进的世界多极化趋势,违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倒行逆施。

国台办发言人多次申明,民进党当局应深切检讨,回到“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来,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民进党及其当局只有放弃“台独”立场,认同“九二共识”,才能在两岸关系中找到出路。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对“台独”分裂势力及美台勾连挑衅行为进行批驳。
2022-11-15更新 | 11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德州市在取得了国家卫生城、旅游城市的荣誉的基础上,正全力打造文明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形势,着眼于德州的科学发展,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民参与,全城行动,以最佳状态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这一战略早在2002年就被列入“三城联创”的规划中,本次全力启动将进一步激活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德州市创建文明城市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 德州市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让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成为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谋发展、促和谐的实事工程。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德州市上述做法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三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先对照要求找出德州创城的优势和不足;再把全部要求条分缕析,优化组合;指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学习、借鉴兄弟城市先进经验,提高我市创城工作水平。
(3)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一谈德州市上述做法的依据。
2018-04-19更新 | 1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