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2 题号:1807179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1929-1933年的某一个冬天里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庭的场景。烧不起煤居然是因为开采的煤太多了,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直至今天,这种荒唐的事情在资本主义社会依然不可避免。


结合材料,运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这种荒唐的事情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的合理性,并说明“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的原因。
2022-01-28更新 | 42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爆发一次。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此次经济危机中被毁坏的炼铁炉,美国达92座,英国为72座,德国为28座,法国为10座。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消灭。这种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并未绝迹。例如美国在1973-1975年的危机中,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两天,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就把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奶倒入水沟中。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爆发一次。
2023-10-20更新 | 22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2023年,距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15年,但其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之中,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要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并系统考虑当前和长远发展,在继续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通过经济结构性改革,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023-10-17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