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6 题号:1816796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并发表演讲。易纲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在疫情、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下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央行则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加大实施力度,有力支持了宏观大局稳定,并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保持物价形势的基本稳定,兼顾了内外均衡。

易纲表示,今年以来,央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降准0.25个百分点,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我国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从经济运行效果看,我国宏观政策力度把握是比较合适的。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对货币政策调整的认识。
22-23高二上·云南文山·期末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某校高二年级同学在学习二十大精神时,以“我的 2035”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学习榜样】

新时代的青年应在磨砺中长才于、壮筋骨,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学习榜样"环节,同学们收集到以下资料:



(1)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的知识,简述青年人为什么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参与社会】

社会是青年成长的重要课堂。同学们关注社会发展,定期开展社会问题研究。以下是同学们的研究流程:



(2)依据流程图,就青年学生如何有序参与社会生活提出你的建议。

【规划未来】

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此时进入而立之年的同学们正值建功立业的好年华。为使 2035 年的自己能够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同学们就生涯规划进行了讨论。



(3)从唯物论的角度,综合说明两位同学的观点中蕴含着怎样的哲学智慧。
2024-01-19更新 | 5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 农民网商是当前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营销,编织未来的美好生活。针对农产品电商存在的问题,专家建议:涉电农商,有着很大的发展机遇,但农产品电商运营各个环节要求都比较高,做好这件事,必须根据当地的特色,尊重经济规律,找准了“点”再去做,不能一哄而上。
材料二 支付宝使中国从过去单一的零售模式转变成全球发达的电子商务化模式。这种电子商务领域的颠覆性革命,又带来了促使行业重新洗牌的多米诺效应。在移动互联时代,有些企业不能适应变化,走进历史的黄昏,有些企业在艰难的改革和转型,还有的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创造出令全世界瞩目的商业传奇。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专家所提建议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请用辩证唯物论道理,阐释企业应怎样积极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
2018-04-06更新 | 1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以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迫在眉睫。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满足人民群众饮食需求,守护“舌尖上的幸福”。为此,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活动,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发展现代种业、栽培技术,创新食物品种生产方式,让产出食物更优质,让更多食品种类形成生态产业,丰富粮仓、菜篮、油瓶和果盘,优化食品供给结构布局,让人们吃得更好。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形成了“以粮为纲”的粮食观。现在通过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有了更多获取食物的途径。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以粮为纲”到“大食物观”,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党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守护人民舌尖上的幸福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分析大食物观的形成过程。
2023-12-15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