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具有多样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817137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算盘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清明上河图》中就画有算盘,到12世纪我国珠算体系已经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应用。中国珠算,从明代以来,极为盛行,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在美洲也渐流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当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不见了算盘的踪影,有人说珠算该进博物馆了。某省小学尝试将珠算与数学中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珠算的功能。人们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


结合材料,根据文化相关知识,说一说你不赞成“珠算该进博物馆了”这一观点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提起这首被选为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二十四节气》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也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但是随着科技发展,设施农业、大棚蔬果等不再受节气的严格制约,“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在逐渐减弱,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材料二:近日,央视以“赏二十四节气,品五千年文明”为主题,独家直播二十四节气主题公益广告。该主题首支公益广告《立秋》自8月1日以来,在央视各频道累计播出近千次,《白露》《霜降》《立冬》《冬至》也陆续登陆央视荧屏。该系列公益广告传统文化气息浓厚,从农此生产、健体养生和文化旅游等多元视角切入,为传统文化赋予现代诠释,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表现形式新颖,央视主持人以古诗词引入,将节气内涵娓娓道来,在3D水墨背景的演绎衬托下,尽显古典风韵,获网友点赞。网友表示“公益广告立意深远,耳目一新,真是看不够”。
(1)有人说,随着科技发展,“二十四节气”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小,已无存在的必要。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央视“赏二十四节气,品五千年文明”为主题的公益广告为什么能获网友点赞。
(3)班级要召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弘扬二十四节气”列出发言要点。
2017-04-23更新 | 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古村落有着很多历史,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十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尤其“仿古建筑,小吃一条街”的疯狂“造街”,不仅使古村落因过度开发失去原真,而且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用疯狂“造街”来代替古村落发展,体现的是“急于求成”的错误执政观念。一些地方以建设新农村为借口彻底否定古村落文化,毫不保留地将带着历史和文化的古村矿大墙一夜推倒。这些做法,让农村建设走了歪路,走了回头路,从长远来看,既阻碍了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也破坏和摧残了古村落文化,是一种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得不偿失的做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古村落文化原真的必要性。
2018-05-29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3)有人说,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搞强权政治。请你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观点,加以批驳。
2018-02-25更新 | 2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