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真理的条件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18242335
1978年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重要论断。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进一步证实了
①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人们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正确认识
②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只有不断超越才能完善
③真理都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④我们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随着某网络购物平台的出现,低价商品热销引起极大争议。有人将其解读为消费降级,但也有报道指出,这是因为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注重商品的性价比,从而使消费结构优化。对这一现象产生分歧的哲学依据是(       
①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②真理性认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评价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人们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认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9-20更新 | 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教科书上说,“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饮用水,还是海水,因为含有盐离子成分而使其具有了淡淡的蓝色。此外,因为二氧化碳的存在而让水有了清凉和略甜的味道。这表明(     
①真理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任何真理都包含有谬误的成分④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02更新 | 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作家余华在其毁誉参半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作品研讨会上,首度开腔回应读者对他新书的吐槽:“我说《第七天》语言肯定没人骂了,但是一样有人骂,说语言苍白、枯燥无味、白开水一样。这个小说的语言我非常讲究,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尤其到一校、二校的时候,改动的全是语言。”由此可以看出
①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对一个对象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2019-01-02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