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 按劳分配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7 题号:182800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19日,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已整一年,在先行先试的探索中,浙江省聚焦科技创新、数字变革,培育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让全民共享发展红利;跑出协调发展加速度,寻求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实现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引导企业实施灵活多样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推进个人所得税征收改革试点工作,适度扩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等方面的免税扣除,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打造“善行浙江”,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


运用《经济与社会》中“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浙江省是如何绘就共同富裕新蓝图的?
22-23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3]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党中央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1)实行按劳分配有什么意义?
(2)分析“劳动者劳动报酬”是居民的什么收入方式,并说明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正确性。
2022-03-31更新 | 8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材料二:2017年我国各种收入来源及占比(%)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关联?
2020-03-09更新 | 10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以“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1+1>2(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为先导,结合北京特色,叠加释放“两区”政策“1+1>2”的联动效果,全面激发“两区”新活力;将加大先行先试力度,系统性谋划国际先进的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方位打造“产业+园区”协同开放;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打造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等万亿级先进智造产业集群,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新材料、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推进传统消费扩容提质,重点推进传统商圈改造和百货企业转型、建成一批高品质生活体验型都市商圈和特色街区,打造一批高标准高品质消费示范区和网红打卡地。

材料二   N村地处山区,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后,该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村民不仅耕种自家承包的土地,还在村办企业上班,领取工资。为调动村民劳动积极性,该村完善分配方式,年终村民按贡献大小参与集体分红。该村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早早享受免费的教育、住房、医疗。村里群众富起来了,联合周边村组建产业发展联盟,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周边的乡村都摆脱贫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说明北京的上述做法对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总结N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宝贵经验。
2023-02-02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