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76 题号:1832745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顶住多重冲击,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 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工业制品出口增长9.9%,拉动整体出口增长9.4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6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拉动整体出口增长6.1个百分点。全年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7.5万亿元,增长14.5%。同时,我国成功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非洲经贸博览会等展会,促进了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实现了与共建国家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2023年1月13日召开的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强调,着力落实一揽子促稳提质措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外贸稳增长保份额,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推动我国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促外贸稳增长保份额的。
2023·海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7]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前的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如今的国际大都市。40年来,深圳就像一面镜子,透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续写“春天故事”的深圳

40年前,党中央、因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经济特区。

40年来,深圳的GDP从1979年的1.9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7万亿元,增长了一万三千多倍。目前,深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累计推出近250项“秒批”事项和近200项“无感申办”事项,真正做到了“一网通办”。2020年1至6月,深圳共有23.5万家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41%。深圳连续出台“人才减税”优惠政策、《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等,利用科技、人才等资源,打造国际科创新中心,在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汇聚了一大批大众熟知的华为、大疆、腾讯等高科技企业。2019年深圳企业国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一。

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引入外资零售巨头沃尔玛引起了市场轰动。如今,有近300家世界500强在深圳投资,今年1至7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近49亿美元,逆势增长12.8%。同时,深圳借力“一带一路”的倡议契机,一大批本土企业逐渐走向全球竞争的舞台中心。大疆无人机,占据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以上市场份额。华为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成为提升全球通信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先行示范,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注:“无感申办”模式就是在数据资源互信互认互用的基础上,办事人申办事项时,经过刷脸实名认证后所需材料系统可智能获取填充,办事人仅需核对信息并确认提交即可。)


结合材料,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角度,论述深圳特区是如何续写“春天故事”的。
要求:
(1)运用相关知识概括深圳续写“春天故事”的举措,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0-12-24更新 | 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2017年中国正式提出“数字丝路”倡议,成为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引擎,在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搭建数字对话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对共建国家和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与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10余个国家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达成加强数字互联互通、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等20项共识。

在推动“数字丝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强调开放包容和合作共赢,重视数字技术的安全和伦理,着力于防范数字风险,保护数字权益和隐私,努力推动数字公平和正义,推动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明“数字丝路”建设中蕴含的中国担当。
2024-06-08更新 | 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品牌进入“全球品牌100强”和“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数量仍屈指可数,中国与制造业强国的差距在于质量,我国生产的主要是中低端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多,导致我国出现居民消费外溢、中高端消费转移现象,引发了产品市场的“怪圈”,即企业供给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形成了“产品质量不高→低质低价形象→中高端需求转移→提升质量的动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的非良性循环。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并从企业供给的角度谈谈应怎样解决我国产品市场的“怪圈”。
2017-06-12更新 | 3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