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1844360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五大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新实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我们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今天,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的理解。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奋进新时代,中国这十年,江苏“强富美高”的梦想与中国梦携手并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江苏省按照总书记擘画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蓝图迈向新征程。

十年来,新江苏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不见面审批”成为“放管服”改革的一大突破,“自贸区红利”正成为物流、人流、创新流竞相迸发的新热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江苏外贸企业“逆风飞扬”,助力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成为实现“经济强”梦想的铿锵力量。

非凡十年,饱含奋斗之力,新江苏始终把“百姓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葆初心,笃行不怠,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展现江苏担当,作出江苏贡献。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解析江苏“强富美高”梦想不断实现的原因。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用两个具体实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也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共同财富。

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国际社会哪个国家是不是民主的,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来评判,而不应该由自以为是的少数国家来评判。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民主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里,中国的民主之花绚丽绽放。然而,近年来,个别国家打着所谓“民主”的旗号,以“民主祖师爷”的身份批评中国民主,否定中国民主化进程。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对个别国家“民主祖师爷”的行为和言论加以批驳。
(2)中国式民主需要精彩的讲述。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就“如何讲好中国式民主的故事”提出两个发言要点。
2023-12-23更新 | 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1)请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并列举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成果。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的认识。
2022-11-26更新 | 1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习近平2022年7月28日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的贺信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

——习近平2022年3月6日在看望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的讲话

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习近平2022年10月17日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我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原因。
2022-11-28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