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塑造人生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84436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镌刻华夏民族内聚内敛、崇尚和平性格的万里长城,到展现古代中西方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敦煌石窟;从以“一己之力”串联起东西方阿舍利文化传播带的稻城皮洛遗址,到诞生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的八角楼革命旧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凝结在遍布神州大地的文物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近年来,不论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热播的纪录片,还是《国家宝藏》《考古公开课》等叫好又叫座的电视节目,抑或是各大博物馆热卖的文创产品,都带动更多文物“活起来”的同时“火起来”“潮起来”。之前也许只在教科书上有“一面之缘”的国宝,借助活泼可爱的文物表情包、诙谐幽默的文物说唱和设计精巧的互动小游戏,形象愈加丰满而生动。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的文物和遗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持续绽放。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重视文物保护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潮起来”。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要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在2015年12月20至21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这句看似简单朴实的话,却触动着众多文化学者、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心。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城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系在它巨大的肌体中。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黯淡。如何才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学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尊重历史,尊重先人的智慧,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1)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是提高中国文化自信、树立城市精神的重要举措。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 2015年出了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了一百多个传统村落实地走访拍摄,通过找寻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宗族的故事,探索、发现、研读着属于我们共同的文化过往,敲打着每一个游子、过来人的心胸,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古建筑专家眼里,它是“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在历史学者心中,它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古村中发生的历史故事给后人深刻启迪;民俗学者评价,它展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传统文化习俗中蕴含的强大道德力量带给人们直观的感悟、深切的感受……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则点燃了埋藏在内心深处、感时溅泪的那份情愫、那丝愁绪。
(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记住乡愁》这档节目的意义所在。
2017-09-25更新 | 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时代前进需要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道德模范是当代中国的道德标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为人品格,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彰显了人间大爱,展现了人性大美,感动了全社会,温暖了全中国。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不断丰富以阅读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建设书香社会。围绕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以及重大节庆活动,深入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树立“大阅读”“悦读”等现代理念,创新活动方式,培育一批具有时代感的城乡阅读品牌。高度重视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培养,实施青少年阅读素养提升计划。主动适应公众阅读习惯和媒介传播方式变化,通过新媒体广泛开展在线阅读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加强与出版社、品牌书店、上网服务场所和互联网平台等合作,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依托公共图书馆汇聚、培育一批领读者、阅读推广人、阅读社群,推广读者积分激励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推动全民阅读的必要性。
2022-08-30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