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走进经济全球化 >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185872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一周年。RCEP生效实施以来,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

RCEP的一大亮点是原产地累积规则。在没有RCEP之前,中国产品出口到韩国,遵循的是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根据这一协定,当产品中的中方材料价值大于等于50%时,才可以享受韩国的关税优惠。RCEP生效后,根据原产地累积规则,缔约国的原材料也都被视为是中国原产,且原产地标准为区域价值成分的40%。

下表为我国某企业组装的十座以上客运小汽车出口韩国产品成本明细表。

原材料名称HS编码原产国(地区)每辆汽车所含原材料单价(美元)
发动机8407德国3800
座椅9401韩国*1000
车身、轮毂8708东盟*1000
轮胎等4011澳大利亚*2000
车灯等8512中国*1500
其他零件/不详500
客运小汽车8702出口离岸价10000美元

注:带*号为RCEP成员国。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RCEP原产地积累规则对区域内出口企业有怎样的利益驱动,并阐述RCEP对地区及世界经济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三角长江经济带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260万辆,占全国同期产量的80%以上。在长三角的“造车版图”中,上海设计并提供芯片、软件等汽车“大脑”,江苏提供动力电池,浙江提供一体化压铸机,安徽整车组装……一台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构建在4小时车程内。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正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

材料二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打造一个重点行业上中下游融通、大中小企业链接、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的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积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链博会坚持共建、共促、共享,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共首发首展首秀6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链博会将推动各国产业更畅通、更高效,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和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构建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的做法。
(2)联系材料二,请你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谈谈对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博会“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主题的理解。
2023-12-21更新 | 20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走街串巷的“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的“世界超市”,从一座县级小城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因市而兴的浙江省义乌市正以自己独有的活力与实力,助力“中国制造”通达全球。

义乌是全国第三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当地以创新为发展驱动,不断壮大跨境电商发展规模,依托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Chinagoods平台,实时对接供需双方在生产设计、物流仓储、金融信贷等各环节需求,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一键触达”全球小商品。现在,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义乌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增长极。2023年,义乌约20万户的电商,都在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义乌具备海、陆、空、铁、邮等全方位的外贸出口物流方式,中欧班列义乌平台已开通19个方向的点对点直达国际货运班列,辐射50多个欧亚国家,160多个城市。2023年,义乌始发、终到的中欧班列开行班次达到1608列,同比增长2.49%。目前,义乌还在全球50个国家、超100个城市设立210个海外仓,实现全球重要贸易节点城市全覆盖。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解码义乌是如何助力“中国制造”通达全球的。
2024-05-31更新 | 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回顾过去100多年的历史,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01-17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