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9 题号:18641748
《寒食帖》(如图)这两首诗,是苏轼写自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困顿生活。只看文字内容,会让人感受到作者抑郁不平的情绪。但从书法角度看,这幅作品兼具厚重与灵动欹侧与自然、丰腴与骨力的美感,让人由衷地赞叹苏轼的豪放潇洒和从容淡定。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表达形式是主观的
②艺术表达是主观随意的,形式比内容有感染力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性格决定艺术风格
④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现实的能动再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全国·二模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山东大学联合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我国航天带回的月球样品特点和探月工程探测数据,成功绘制出比例尺为1:250万的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通报》上。这(     
①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体现尊重客观实际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
③表明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离不开特定条件
④说明正确意识凌驾于反映对象之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9更新 | 10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成书于元末明初(14世纪)的小说《三国演义》,描写汉末、三国(184—280年)的战争,多次出现“火药”、“炮响”;但事实上,火药直到唐初(7世纪)才被发明,用于战争则又迟至宋、元,汉末、三国是不可能有“火药”、“炮响”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文学作品源于主观想象,不必拘泥于史实
②文学创作总是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印记
③文学作品,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9年4月10日,天文学家通过对四大洲8个虚拟望远镜网络观测点的数据综合分析,获得了黑洞第一张“正面照”,人类终于有幸目睹黑洞真容。人类有幸目睹黑洞真容,表明
A.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B.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C.思维和存在彼此相互依赖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020-02-27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