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8 题号:18641774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生态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充分说明了(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②使矛盾的斗争性转化为同一性才能实现发展
③重视量的积累才能为事物的发展做好准备                    
④正确认识矛盾的基础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世纪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将之称为“国之大事”。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因普遍缺水,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南方水资源丰富,大量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就流入大海。为了解决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问题,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体现了(     
A.科学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否认部分
B.科学思维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科学思维强调动态性思维,排除相对静态的思维
D.只要坚持科学思维,就能认清一切事物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构建首都水网、强化水资源战略储备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南水供水水网犹如一个变形的“十”字形,全市构建起“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三水联调、环向输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安全保障格局。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市城区供水七成以上,永定河也实现了26年以来的首次全线通水。南水北调对北京供水格局的改变说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
②自在事物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③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解放思想突破规律的束缚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2-12-30更新 | 3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凤凰展翅,逐梦蓝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9月2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致辞中指出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1-11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2018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其着陆方式与工作状态跟嫦娥三号有很大区别,性能上也有很大提升。此次任务的最大亮点是,中国将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和空间科学的双重跨越和创新。材料表明:
①反映社会规律的真理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总是在不断修正错误中发现真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03-19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