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9 题号:187045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8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劳动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

材料一   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建校起就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等实践体验课程。目前,该校“开心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5亩地扩大到20多亩,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智体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材料二   关于劳动课程标准的施行,网友们各抒己见。

甲: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同心同向,是劳动课程取得有人实效的重要一环。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让热爱劳动蔚为风尚,真正以劳动为荣。

乙:社会上一定程度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所以长远的劳动精神培养很重要,要在循序渐进中真正激发学生们对劳动的热爱。

丙:课程资源的缺位将阻碍劳动课程的落实。因此,要充分挖掘身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热情。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某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2)请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材料二中网友们的观点给劳动课程标准施行带来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8日,中国政府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智能向善”宗旨,主张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世界各国是一个共同体。因此,《倡议》提出要坚持“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原则,主张发展人工智能应尊重他国主权,严格遵守他国法律;各国无论大小强弱、社会制度如何,都有平等发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权利。《倡议》既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机遇与风险快速涌现的关键时期贡献的中国智慧,同样也是在人工智能治理的规则建构被西方国家垄断的背景下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出的呼吁,将会对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落实起到积极的作用。

《倡议》的问世可谓正当其时,其文本的字里行间既浸润着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规律性认知,也饱含着关于人工智能生态治理的建设性洞察,凝聚了源自中国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对于全球治理的价值前瞻。相信在各国的一同努力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一定可以变为现实图景。


(1)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能逐步从规划图转化成现实图景的原因。
(2)《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不仅是中国的使命担当,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更是人类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3-06更新 | 28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1)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说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义。
(2)请你为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1-06-18更新 | 10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建设航天强国、发展航天事业指明了方向。

中国航天人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弘扬航天精神,勇于担当,锐意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密集突破,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正在阔步前行。2012-2022年,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中国独立自主完成中国空间站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44小时缩短到7小时,航天员驻留的时间从13天增加至半年。目前,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为提升空间科学实验能力、保障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进步,在世界航天领域树立起了崭新标杆。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我国航天科技不断进步的原因。
2023-03-21更新 | 3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