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2 题号:187052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至2022年,是非凡的十年。十年来,值得讲述的中国故事灿若繁星。

材料一   刻真情真貌呈时代画卷

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我们这十年》可谓宏大格局下的一次广域创作。艺术家们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出发,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浓缩进11个单元故事,在充满烟火气的“人民视角”里,升腾起一个真实的中国。该剧以“我们”为讲述视角,确定了“一带一路开放中国”“民族一家团结中国”“精神富有文化中国”等主题方向,将中国这十年发展的横切面置入百姓日常。由始至终,“我们”是剧的主体,因为剧中所反映的生活,就是所有观众共同创造的。此剧一经播出就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追剧热潮,收视和热度持续攀升。

材料二   聚十年成就讲奋斗故事

《前海》是《我们这十年》唯一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单元剧。该单元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蓬勃的创业环境呈现给大众,处处彰显出前海优越的政策环境,为观众们真实展现了梦想的实现需要时代的机遇与国家的力量。看完此单元剧后,有人认为,“创业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没有国家做支撑,没有好的政策支持,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好,《前海》给了我们年轻人特别大的力量。”也有人认为,“相信还有更多年轻人和剧中人物一样,正在以湾区速度背靠祖国,向阳生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们这十年》是如何在充满烟火气的“人民视角”里升腾起一个真实的中国,赢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背靠祖国,向阳生长。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调控思路的重大创新。
材料一 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供给侧的滞后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把脉当下中国经济,从需求侧看,需求不足的同时需求外溢明显,海淘、境外代购风生水起;另一方面,需求升级趋势明显,电信、文化娱乐、养老等消费快速增长。而从供给侧来看,我国既存在低层次产业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不足。同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供给侧改革强调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税费负担、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为经济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材料二 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转变。2016年是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要强调改革的精准性,实现新动能的释放和新结构的构建。要对改革有信心、有决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行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分析说明如何推进改革,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016-11-26更新 | 37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2年8月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工作原则如下:

统筹谋划,系统推进

坚持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的同时,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

效率优先,源头把控

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提升利用效率,优化用能和原料结构,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强产业间耦合链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攻关,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

政策引领,市场主导

坚持双轮驱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

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阐释《方案》工作原则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2023-09-26更新 | 18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白皮书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变。任何歪曲事实、否定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都将以失败告终...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将给中国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新的基础,将给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巨大机遇,将给广大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说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2022-10-21更新 | 3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