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物质的内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6 题号:18776587
“打工人”“破防”“社死”“内卷”“躺平”“某某刺客”“正能量”……这些网络热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的“痕迹”,折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这说明(     
①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②共同的社会物质生活使人们产生相近的认知
③意识源于人们的想象和思考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表明(   
①物质具有可知性②物质就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11-12更新 | 1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受千变万化的折纸启发,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旋转驱动十二面体海洋生物采样器,解决了软体动物不易安全捕捉的难题。科学家甚至预测有朝一日他们可以开发出一种类似人类大小的版本,应用于外部自建环境空间,扩大针对较大生物的科研范围。材料表明(     
①带有人的精神意向的采样器一经创造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②海洋生物运动遵循其固有的规律,不以科学家的意志为转移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与外部自建环境空间相互依存和联结
④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科学发明的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07更新 | 1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句话反映了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B.静止C.运动D.客观存在
2019-11-21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