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8 题号:18779748
在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能迅速杀死害虫、有效保护农作物,但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也很明显。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在生物防治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利用自然界的某种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有效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提升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生物防治启示我们(     
①事物的属性能根据人的需要而改变
②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
③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并在不断解决事物矛盾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李克强总理指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结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感干事、能干成事。”对此我们应有的哲学思考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改革中遇到的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②容许各种错误,是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改革难免会走一点岔路、弯路、甚至错路     
④对错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容错免责成为干部违法乱纪的“保护伞”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7-09-09更新 | 209次组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基于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国情,我国做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这一部署体现的辩证思维是(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注意增强正向的量的积累
C.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2021-01-21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从哲学的角度看,发挥标签效应的积极作用需要(       
①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③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④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1-18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