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18854019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的政党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以下为“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西方现代化中国现代化
价值
取向
按照“资本逻辑”来展开,西方现代化是资本、利润驱动的现代化,资本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是少数资产阶级利益最大化的现代化。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利益驱动的现代化,生产资料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中,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政党
关系
以选举政治和多党竞争为核心的西式民主,党争不断,内斗不止,一切为了选举上台,信口许诺任性决策,争权夺利脱离群众,沦为利益集团工具。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行同向,共同构成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主体。各民主党派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实现
路径
西方采取的是暴力、掠夺的路径。对内,主要表现为牺牲底层民众的利益;对外,通过殖民地、战争等形式进行掠夺,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彰显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在我国,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材料三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表明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试说明材料三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的地位和优点是什么?
2019-07-26更新 | 4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上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为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W市市委组织专班分赴全市各地展开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市委认真听取了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广大群众的意见,深化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

材料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政府的主要职责定位于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市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政府如何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
2018-09-07更新 | 6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校政治学习小组围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收集整理了国家政治生活中部分案例素材,并设计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材料一

镜头一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关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决定。大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镜头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大部署,既是对这一制度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也为在新时代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新要求。积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积极召开社区基层群众会议,由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充分行使管理权和决定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不可少的一环。要充分发挥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用,就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镜头三

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方针,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材料二   2021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和实施,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智慧和力量。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提出提案5974件,立案5044件。提案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中心工作、饱含为民情怀,凝结着委员的心血和智慧,承载着广大群众的愿望与期盼。各提案承办单位克服疫情影响,层层压实责任,办复率为99.64%。政协提案工作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增进群众福祉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依据。
2021-06-15更新 | 1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