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9 题号:18859415

某班同学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之行,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搜集资料并展示如下:

2012年12月——第一次考察正值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不久,作为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出京考察就来到广东,向海内外传递了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鲜明信号。

2018年10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广泛深刻变化,总书记在广东发出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努力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的号召。

2020年10月——时值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广东考察,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2023年4月——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来到广东,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掌握辨证唯物玄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理解。

探究二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学们查阅资料如下:

甲:近年来,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也带动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202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

乙:"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我国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丙:我国在开放中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等制度,为开放发展上好“保险”……。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2023·北京丰台·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学认识经济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

材料一   2012至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54万亿元跃升到120.5万亿元,年均增速6%以上;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材料二   2023年,我国的创新指数位居全球第12位,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了2022年的22.1%、21.4%。2012至2022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2012至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万元增至3.92万元。

材料三   地缘政治动荡,局部冲突频发,地区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性问题加剧。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筑起“小院高墙”。发展鸿沟拉大,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我国外部需求收缩。经济全球化遇逛流,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本地化发展趋势。

材料四   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2012—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规模和多项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结合上述资料,在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在变局中开新局。
2024-04-10更新 | 44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方式。

材料一:当前,移动支付在中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人们“挥挥手机”就可以乘地铁、购物、交水电费、买门票、预定车票和酒店……手机支付,无需收钱找零,消费者和商家都感觉方便快捷,互惠互利。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市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约为美国的50倍。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预计将超90万亿元。一批国内支付企业带着经验和技术随中国游客“出征”海外。目前,支付宝和微信已经覆盖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商户,支持十几种外币直接结算。在“无现金社会”的演进过程中,如果说西方国家定义了信用卡支付时代,那么中国将有可能定义全球移动支付时代。

材料二:尽管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但目前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风险。部分消费者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制约了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和发展。我国在移动支付领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支付方的权利和义务尚不明确,容易引发沉淀资金、洗钱等金融法律风险。移动支付涉及移动运营商、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多个行业,不同部门制定的行业政策和规范侧重不同,甚至会出现冲突,由此带来技术标准不统一、行业操作不规范、运营成本高等问题,造成企业资金投入大、盈利困难。移动支付交易双方也可能出现信用缺失,相互欺诈,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淡薄而带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移动支付还面临交易被篡改,手机中毒,以及被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019-05-07更新 | 1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新常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亮点多多,如有序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即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和“三个支撑带(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组合。
材料一:2014年7月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多场座谈会,广泛征求市人大、政协、企业集团、专家学者的意见,逐步取得了共识,率先推出国企改革方案,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成为未来中国国企改革的领头羊。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长江经济带首尾两大金融中心(江北嘴、陆家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二是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三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专家指出,如果说“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开拓外需、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次伟大尝试,那么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的启动,将成为带动沿岸经济、再造我国内需市场的关键布局。长江沿线九省二市占我国GDP半壁江山,是内需增长的最佳着力点。长江经济带也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南北遥相呼应,将构成中国未来数年最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启动,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将成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我国稳增长和调结构都具有战略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上海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和市民在国企改革中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什么能够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16-11-26更新 | 2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