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895567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在不断加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校对思政课不够重视;有的老师对上好思政课缺乏自信,学生听起来寡然无趣,收不到效果等。这造成一些学生对国史党史学习不深、对党的理论一知半解等。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理直气壮上好新时代思政课,就要对办好思政课充满自信。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我们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长期以来思政课建设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我们完全有信心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党怎样才能把学校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40年代以前,肺结核是“不治之症”,科学家为研发抗菌类药物进行了不懈探索。1928年,弗莱明在实验研究中最早发现了青霉素,但未能把青霉素分离出来。二战爆发后,大量伤病员急需抗菌类药物,1939年,弗洛里和钱恩在弗莱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冷冻干燥法成功提取了青霉素晶体。此后,科学家对青霉素治疗细菌感染的微生物作用机理及临床效用的认识获得突破。1942 年,青霉素进入临床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自身传承的角度,指出影响青霉素研发成果取得的因素。
(2)青霉素的研究和应用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23-11-25更新 | 2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共叙亲情的时刻,向亲友派发红包是传递祝福与关爱的民俗传统。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让抢红包从线下走到线上,一些远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一些电商巨头也借机为观众奉上“红包大礼”,给人们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欢乐。但是,不少人发现,抢红包正从消遣的“伴奏曲”演变为春节长假的“主题歌”。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有的微信群玩红包接龙,“你方发罢我登场”,不分昼夜抢得昏天黑地。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试想这个假期,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有看上完整的节目,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的话语,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这样的春节过法,着实引人深思。
(1)有人惊呼,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矛盾观点说明应如何对待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3)假如过春节时你既想抢红包又不想冷落了父母,你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6-11-26更新 | 3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保持春节的传统风俗的同时,也给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新民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春节红包在很多地方俗称“压岁钱”,寄寓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关怀,表达的是长者“爱幼”之情,春节“红包文化”也逐渐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春节,网络红包全面进入“2.0时代”,各种产品百花齐放:支付宝“咻一咻”、“集齐五福平分两亿现金”,微信“朋友圈红包照片”,百度“福袋”……对此,不同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甲(某网络公司职员):网络红包一方面省去了到超市买红包的麻烦,另外,春节时间有限,很多亲戚家都不能到访,给他们发网络红包,能让自己的晚辈们高兴,也向长辈们表达自己的孝心。
乙(某大学副教授):过年就应该用传统的红包来表达年味,送到亲戚朋友的手上,传达的不仅仅是祝福,更是对文化的坚守和回味。
丙(某中学教师):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好不容易过年回家团聚,却天天抱着手机抢红包,朋友发的、电视上的、支付宝的……就没有断过。对于学生而言,若热衷于网络红包活动,无形中会给一些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助涨一些学生 “摆阔”、“炫富”、“攀比”的风气。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一谈你对网络红包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为青年学生正确参与网络红包活动提出合理建议。
2017-03-25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