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189582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凌霄、碧落、品月、松石……当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色,遇上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展现的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美。前不久,央视制作的《这就是中国色》的视频,瞬间刷屏。华夏大地的壮丽景象与绚丽丰富的中国传统色一一相遇,让观者在浓墨重彩与优雅清淡之间见识了中国传统色的色阶之丰富、用色之精微、构成之斑斓、审美之独特。


气韵雅致的中国传统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语汇。它们远不止于色彩,更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近年来,“国潮”(中国+ 潮流)悄然兴起,国潮品牌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国潮成为爱国、青春、时尚的代名词。“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国潮是一阵风,风源是深层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在“国潮”中,“潮”要变,“国”要稳,让国潮风经久不息,唯有国潮才能成为彻底的潮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读懂中国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能让国潮风经久不息。
(3)近年来,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哈韩族、哈日族、欧美控,而对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遗忘,请你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给同学们写一封公开信。要求在150字以内。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在各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018-04-30更新 | 19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教育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下表为某中学2015年的教育活动方案(节选):

结合材料,分析该中学开展上述三项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
2016-12-13更新 | 22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保持春节的传统风俗的同时,也给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新民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春节红包在很多地方俗称“压岁钱”,寄寓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关怀,表达的是长者“爱幼”之情,春节“红包文化”也逐渐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春节,网络红包全面进入“2.0时代”,各种产品百花齐放:支付宝“咻一咻”、“集齐五福平分两亿现金”,微信“朋友圈红包照片”,百度“福袋”……对此,不同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甲(某网络公司职员):网络红包一方面省去了到超市买红包的麻烦,另外,春节时间有限,很多亲戚家都不能到访,给他们发网络红包,能让自己的晚辈们高兴,也向长辈们表达自己的孝心。
乙(某大学副教授):过年就应该用传统的红包来表达年味,送到亲戚朋友的手上,传达的不仅仅是祝福,更是对文化的坚守和回味。
丙(某中学教师):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好不容易过年回家团聚,却天天抱着手机抢红包,朋友发的、电视上的、支付宝的……就没有断过。对于学生而言,若热衷于网络红包活动,无形中会给一些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助涨一些学生 “摆阔”、“炫富”、“攀比”的风气。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一谈你对网络红包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为青年学生正确参与网络红包活动提出合理建议。
2017-03-25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