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自治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 题号:19022736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大事年表:

1929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徙牧伏尔加河。
1632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
1640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制定《蒙古一卫拉特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
1644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克阵亡。
1645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游牧区域。此后十余年间,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形成。
1655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
1657土尔扈特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
1672俄国指令土尔扈特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
1696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噶尔丹。
1712土尔扈特汗国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出访土尔扈特,途中为俄国所阻。
1714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
1731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
1756土尔扈特汗国使团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
1765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
1770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
1771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剩6万余人。10月15日,渥巴锡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以资纪念。

——摘嫡自马汝珩、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等


土尔扈特回归路线示意图。


(1)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
(2)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下来。


(3)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优越性。
2020-09-14更新 | 7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2018年是宁夏回族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民族指出,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简要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

材料二: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拼出来的。香港经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试验场,在“先行先试”中占得发展先机。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也是香港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所在。国家好,香港会更好!


(2)依据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香港发展之路的认识。

材料三:近年来,香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如非法“占中”、旺角暴乱、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辱国等。某些外国势力利用香港个别人搞所谓的涉港听证,对香港落实“一国两制”的成就进行非议。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


(3)结合材料,谈谈维护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的政治意义。
2018-11-25更新 | 1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分化、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理性升华的历史。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应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
2020-11-06更新 | 3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