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把握辩证分合 >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8 题号:190360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该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坚持系统治理与统筹协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充分反映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关联性,同时统筹农业、工业和社会生活的水资源需求;坚持绿色发展与文化传承并重,考虑到黄河流域的产业绿色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黄河保护法强调通过科学创新,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与流域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逢应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实践证明,黄河保护法的实施有效加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黄河安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材料二   一个阴雨天,张某驾驶机动车行经黄河大堤堤顶道路时,因道路泥泞发生侧滑,导致车辆失控撞向路边隔离墩,造成车辆受损、张某受伤。此次车祸也造成了黄河大堤堤顶路面一定程度的破坏。张某认为,交通事故系由堤顶道路湿滑泥泞造成,该路段的管理者某区黄河河务局未尽道路安全管理义务,故将某区黄河河务局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承担相应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向其支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等费用共计8万余元。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在防汛抢险期间,无关人员和车辆不得上堤,国降雨雪等造成堤顶泥泞期间,禁止车辆通行,但防汛抢险车辆除外。


(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黄河保护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判断法院是否会支持张某的主张并给出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邬某通过A公司经营的旅游APP预订客房,支付方式为“到店支付”,订单下单后即被从银行卡中扣除房款,后邬某未入住。邬某认为应当到店后付款,A公司先行违约,要求取消订单。A公司认为其已经在服务条款中就“到店支付”补充说明“部分酒店住宿可能会对您的银行卡预先收取全额预订费用”,不构成违约,拒绝退款。邬某将A公司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退还预扣的房款。

法院经审理认为,在内容复杂繁多的条款中进行规定,不足以起到提示的作用,A公司作为预订服务的提供者应当承担责任。最终,法院支持邬某的诉讼请求。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为什么做出上述判决,并说明本案件的典型意义。
(2)近年来,消费者权益受损案件频发。请你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规劝商家依法诚信经营。
2024-04-09更新 | 1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祥地,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材料一   黄河流域属于不同行政区域、不同职能部门管辖、管理,使得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影响治理成效,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问题严重威胁母亲河的安全。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先后出炉:202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从三江源头到渤海之滨,从上中下游到左右岸,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政绩观,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加快绿色转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当前黄河流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迈入新阶段,奏响了新时代转型发展的“黄河大合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奏响新时代转型发展的“黄河大合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是如何运用辩证思维的。
2024-03-13更新 | 1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农民翻身解放作为革命的基本问题,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面对贫困新形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加强领导、建强队伍,区分类别、靶向施策,解决“扶持谁”“ 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依托严密组织体系和高效运行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从翻身解放到解决温饱、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为人类反贫困作出重大贡献。


运用辩证分合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实现脱贫的原因。
2022-08-23更新 | 3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