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19071816

近年来,某县积极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重点在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居民小组长、退伍军人中遴选“法律明白人”,并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学习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参与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目前,全县建立起覆盖全县373个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普法服务队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1.2万件,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约8000次,引导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余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该县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时代“枫桥经验”背景下,各地基层发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优势,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法治力量参与,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平安守护在基层、实事办理在基层的多元共治局面。

“一面红旗耀万家、一根红线联万家、一声红哨应万家、一颗红心暖万家、一支红袖护万家”,九龙坡区平安建设依托街镇党政组织,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动能。谢家湾街道的“红色管家”党建品牌,以“党建+物业”“组织+网格”为路径,打造了以谢家湾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华润凌江社区、华润万象生活重庆中心公司、居民代表三方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迄今已为辖区居民群众开展“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席会150余次,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开办暖心系列活动600余场,服务居民群众3万余次。九龙坡公安分局研发了一款线上多元矛盾纠纷调解数字化平台——“数字枫桥”易联调小程序,通过建立数字化应用场景、制定规范化调解流程、搭载实用化模块功能,可以提供AI法律咨询,制作各类法律文书、合同范本、语音智能笔录,线上化解处置各类法律纠纷,让群众足不出户,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九龙坡践行“枫桥经验”进行基层治理对今后工作的启示。
2023-10-22更新 | 12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村BA”和“村超”在全国各地火爆出圈。

T村村民通过自主协商,与时俱进地把篮球有关条款写进T村村规民约,形成“以赛促建、以赛促治”的办赛环境。比赛期间,当地开展“和美城乡法治教育普及行动”,以法护赛,以赛宣法,通过创新宣传载体,将法律知识融入山歌、快板、歌舞等表演,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学法积极性。同时,该村依托“村党小组+网格员+村民”的联动基层治理机制,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探索建立“互联网+”服务管理模式,整合公共资源,为群众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T村社会治理的特色亮点。
2024-06-11更新 | 4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世纪60年代由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成为全国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某班同学开展以“学习‘枫桥经验’,推进基层自治”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搜集到一些典型案例。

资料卡
资料一:“码上办”“云调解”“一网统管”,甲地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资料二:乙地以“网格化党建”的方式,不断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各个角落,做到“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探索党员干部下沉的常态长效机制,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资料三:丙地创建红色议事厅、海棠红管家等平台,依托居规民约,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利用社区公开栏、社区微信群定期公示社区重点问题清单。
资料四:丁地充分发挥网格员和保安员、义警、“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平安志愿者等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打造联动治理新格局。
请你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上述案例体现的基层治理智慧。
2024-06-07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