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5 题号:1909127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它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仅集中刻画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赓续的特殊规律,更在多个维度上探寻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后起国家文明复兴的普遍规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自强不息,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延安时期,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也因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而成为永远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红色灯塔。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党传承延安精神的必要性。
(3)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请为新时代青年如何以青春之力谱写盛世华章提出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就能为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提炼精神标识需要号准当今世界的复杂脉象。目前,全球发展失衡现象严重,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数字鸿沟、公平赤字问题凸显。解决这些难题和纠葛,路在何方?对此,中国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正在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提供稳定之锚。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厚的思想养分。


结合材料,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提炼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原因。
2020-04-23更新 | 1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与旧的统治秩序联系在一起的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等意识形态,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命”和“改革”等创新思想,以世界眼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使中国人民有了“全新的选择”,也使得中国文化通过吸纳世界文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以自己的文化创造创新——革命的红色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提炼至今日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新型文化样式,为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到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千磨万击中锻造出生动鲜明、熠熠生辉的红色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极大地丰富和升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这就要求我们赓续红色精神,筑牢思想之魂。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使之发扬光大!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新时代为什么要赓续红色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
2022-05-23更新 | 7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东方中国梦》是世界上第一部反映以基因研究造福人类的正能量影片。“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贯穿影片始终。中国梦本身就是一种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必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原因。
2018-10-30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