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各具特色的国家 > 国体与政体 > 国家是什么 > 主权国家 > 主权国家的义务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7 题号:19173176

近几年来,美国把中国作为其头号“竞争”对手,恣意围堵打压中国。如此“竞争”,意欲何为?

材料一       2023年2月28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口头表决通过《台湾冲突遏阻法》《不歧视台湾法》《保护台湾法》等8部涉台法案,具体内容有假设台湾地区的社会或经济,因中国大陆的举措而受到所谓的“威胁”,美国应在最大可行范围内将中国大陆踢出二十国集团(G20)、国际结算银行(BIS)等国际金融机制;美国政府支持台湾地区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这些法案的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大陆以任何方式收复台湾,为岛内“台独”势力撑腰张目。美国政府企图用美国的国内法去管理中国的内政问题。

材料二       次日,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DSCA)宣布,国务院批准售台数百枚F-16导弹,包括200枚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100枚高速反辐射导弹、发射架、训练弹和技术服务等,金额约6.19亿美元。美国国务院官员声称,美国依据“与台湾关系法”,提供台湾必要的防御武器和服务,以维持台湾足够的自我防御能力;2010年至今,行政部门通知国会的对台军售案已经超过370亿美元。

材料三       美国的行为也引起美国民众的抗议。在涉台法案通过当天就有抗议者举着“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的标语,还有人大喊“这个委员会是关于加剧紧张的,而不是关于和平”、“我们的军费开支比100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美国打着与中国竞争的旗号,搞政治霸权。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美国如此“竞争”加以驳斥。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2-23高二下·浙江温州·期中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和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成为大势所趋。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就全球治理问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作出战略规划。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下,我国演绎了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三部曲”。一是在北京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十二次非正式会议,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并确定相关路线图,对亚太区域合作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二是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成功推动C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扩大了中国新发展理念的国际影响,提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成为C20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发表重要讲话,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宣示中国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承诺,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及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理由。
2018-06-27更新 | 11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法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对此,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7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2017-06-13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