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国家性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1923707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汇聚民意民智的直通车,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不仅有效地推动了精细立法、科学立法,并且正在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不断深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这些联系点已经成为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

作为全国第三批、河南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直通车优势,深入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征集基层单位、社区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汇聚原汁原味立法需求,传递良法善治声音。听民声、汇民智、聚民意。经过认真梳理和研讨论证,驻马店基层立法联系点最终确定15条立法需求和工作建议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明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怎样成为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立法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但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基础性活动,也要尽可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要求。开门立法,就是指采用公开征求立法建议、立法听证等方式,使民主立法延伸到最起始阶段,让民众的意志从立法的最初就得到体现,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使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符合民心。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慈善法,就是开门立法的典范之作。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的知识,分析开门立法的意义。
2017-11-21更新 | 1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点亮了中国的民主之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为争取民主、反抗压迫和剥削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民主发展进入新纪元,人民当家作主从梦想变为现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经济基础、法律原则、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并不断发展,中国的民主大厦巍然耸立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的新要求新期盼,团结带领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好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发展,激发和凝聚了中国人民奋斗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并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分析中国式民主为什么能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2-04-02更新 | 60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放管服”改革,被称之为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放管服”改革,旨在“服”。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已成为地方政府近年工作的头等要务,发力“放管服”改革的各地政府需要简政放权,但又不能一放了之。政府要当企业发展快车道的筑路人、护路人。推进“放管服”改革,需要政府放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用自身一时之“痛”,换取人民长远的“利”,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阐释,为什么简政放权不能一放了之。
(2)有人认为:政府之权需要限制,政府之权越是削弱,人民之权越能保障。综合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0-09-03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