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4 题号:19266392

一座未来之城,自雄安站敞开大门。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雄安新区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阶段,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

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努力建设新功能、形成新形象、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调查研究,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进一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解决好雄安新区干部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既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能等靠要,要踏实努力,久久为功。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习总书记对雄安新区的发展谋划中是如何正确运用创新思维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河南春晚再次火热“出圈”、燃爆全网,以创新的方式进行一波硬核文化输出,打开传统文化的流量密码。

喜剧《我家的AI觉醒了》和脱口秀《没啥用新春发布会》聚焦当下社会热点,理性反思科技带给人类的便捷与局限,人文关怀充盈其间,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人精神与现实的联系和象征。春晚以龙为主题,邀请了成龙担任河南春晚发布官、非遗表演《舞龙》等龙元素来呈现东方龙的形象,使中华民族精神图腾得以具象表达。

春晚力扛“文化”大旗,以高质量节目传承经典文脉、融入时代价值,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时代精神。舞蹈《凤鸣朝阳》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精神,《借东风》《行走河南》等则通过古今串联,抒发家国情怀,唤起观众情感上的“同频共振”。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2024年河南春晚节目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的。
2024-05-01更新 | 53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星罗棋布”计划作为2023年度福田区委区政府“一榜三令”任务榜单,于2023年7月正式发布。

该计划针对辖区部分文化设施老旧、公共空间扩容限制大等问题,致力于构建市区级文化地标、街区级文化客厅、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下简称嵌入式空间)3级复合文化场景:一是市区级文化地标。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不仅已经建有深圳市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还有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国际演艺中心等一批福田区重大文体设施在建设中,福田新地标正在冉冉升起。二是街区级文化客厅。福田区依托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体系——“1个区文化总馆+5个直属分馆+10个街道文化分馆+92个社区服务点”和108个图书馆,围绕“一街道一特色”的文化定位,努力打造市民家门口的街区文化会客厅。三是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00家嵌入式空间遍布于辖区每个街道,仿佛星光点点,照亮了这片文化沃土。它们之中,包含了产业双创场景空间、商业休闲场景空间、自然生态场景空间、城市服务场景空间四大类型有望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实现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向“最美一公里”转变。嵌入式空间建设作为具有全国引领性的创新举措,也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实践。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有关知识,分析嵌入式空间建设为什么能实现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向“最美一公里”转变。
(2)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分析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积极意义。
(3)运用“创新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分析全国其他地方应该如何向深圳学习嵌入式空间建设的经验。
要求:写出创新思维的特征,并阐明具体路径,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4-04-03更新 | 410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所谓低空经济,一般是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能够赋能千行百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重要引擎,形成至少万亿级别的市场。

作为中国发展低空经济的一个试点,W市聚焦发展通航研发制造产业链,航空产业园目前已经形成航空材料、航电、飞控系统、电子元器件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覆盖从整机、卫星、无人机、发动机到综合维修、运营保障等全产业链项目近200个,基本实现“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航飞机”。2023年10月,W市印发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产业循环体系初步建立,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低空飞行基础保障体系基本完善,飞行服务更加广泛,实现全市低空经济“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提升”,加快发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到2025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的生产力。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

但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那些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更不是简单化地抛弃传统产业,这意味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更具根植性。这意味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3)高三的王同学在学习《逻辑与思维》后认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要善于联想就能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024-05-21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