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国家性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93043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把“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国家法律。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介绍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即“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同月9日和10日,美国举办“民主峰会”并在峰会上以“民主的捍卫者”自居,“一刀切”地把世界划分成“民主”和“不民主”两个阵营,邀请名单也刻意把中国排除在外,以此否认中国人民民主。美国这种颠倒是非、肆意妄为的恶劣行径受到国际社会的猛烈批驳。

7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和当家作主。新中国70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70年。新中国70年,是中国人民各项基本权利日益得到尊重和保障的70年,新中国70年,是中国不断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70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美国政客“否认中国人民民主”的错误行为,加以批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4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脱贫攻坚战要大获全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必须严把脱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直接关系着民生,民生直接关系着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两不愁三保障”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缺衣、少食、居住条件差等问题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终于在我们这个时代有机会得到解决,甚至医疗、教育也有机会得到保障,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共产党人,党就会竭尽所能,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扶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焦目标任务,集中资源力量,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手,拿出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真正完成好这一历史使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2019-12-17更新 | 18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20193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绿色发展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环境。环境问题,全社会各个成员都责无旁贷。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每个公民都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

材料二:福建省漳州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漳州之路2018年,漳州市政府着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两违综合治理百日会战,新增美丽乡村121个,新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23个,新建改造城乡公厕246座,拆违面积938.4万平方米。新(改)建农村公路260公里,200人以上自然村(贫困村)全部通硬化路。2019年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持续延展生态+”效益,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报告中还提出,漳州市将集成打造绿城、花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公民将如何投身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
2019-09-02更新 | 7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七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内容如下:

条 目内 容
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第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第十八条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至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构成数据(部分)

代表类别占代表总数的百分比
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
少数民族代表13.76%13.69%14.70%14.85%
妇女代表21.33%23.40%24.90%26.54%
一线工人、农民代表8.24%13.42%15.70%16.69%
专业技术人员代表19.22%20.42%20.57%21.30%
党政领导干部代表41.81%34.88%33.93%32.55%

注:我国每一届全国人大都保证了人口特少民族至少有代表一人。


(1)运用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相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代表为什么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根据材料一,谈谈如何才能保证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请联系材料一和《政治与法治》知识,说说你的判断。
2023-07-06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