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依法执政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93178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新冠肺炎的影响和市场需求的动荡不安,某市市委立足该市经济发展现状,放眼国内国际背景,指导和建议市政府提出了经济调控计划,并得到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通过。此方案出台前,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多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就该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对该市经济调控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1)结合上述材料回答,经济调控方案的制定过程,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

材料二   某县在召开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大会之前,县政府网站开辟了“我向县长说句话”的栏目。


(2)请你从法治的角度就解决当前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向县长提出两点建议。
要求:①必须从法治的角度分析,如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②基本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③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创新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着眼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并作出全面部署。

为描绘战略蓝图,强化规划引领作用,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

2019年9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指出党的农村工作必须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把农民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作为制定党的农村政策的依据。

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贯彻实施,把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规范,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部法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于2月22日发布。文件指出,要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


(1)结合材料,从党的执政方式角度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2)舒城县某村党支部组织村党员、驻村工作队及群众代表开展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请你围绕该宣讲主题拟定2条宣讲内容提纲。
2022-05-29更新 | 9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9年7月5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我国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等六个专门委员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核减部级机构21个,地方省级层面党政机构减少8个,市级层面党政机构减少1501个,县级层面党政机构减少5362个。省市县主要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统筹设置党政机构,减少多头管理,减少职责交又,如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整合了8个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职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组建的市场监管等5支综合执法队伍,整合了原来30多个执法领域,切实解决了多头、多层和重复执法问题,解决了违规违法、执法扰民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时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要认真总结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2020-02-06更新 | 20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撰写报告
从“统筹全局”“凝聚人心”“化解矛盾”“自我完善”中任选一个或多个关键词,结合所选事件,写一份报告,论述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3-11-15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