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93322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灯会,是传统民俗中的一抹亮色。制花灯、赏花灯的历史,凝结着先民的礼仪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其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传承延续至今。兔年元宵佳节,自贡灯会以“梦想之光·千灯之城”为主题,成功打造出中国首个“故事化+游戏化”的行浸式灯会,以故事化、城市化的场景,荟萃13个靓丽景点,构筑起美轮美奂的千灯之城盛景。五大赏灯主题区域各具特色,充分贴合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体现了礼仪文明与时代演绎、商业价值与虚拟流量、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多重共赢。

自贡元宵灯会的设计团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留意生活中的设计之美,并尝试将自己行业的技术和经验融入彩灯,瓷器龙腾空欲飞,玻璃药瓶、家用瓷器、蚕茧、CD光碟、绸布……手边的各种材料均可做灯,还热衷于从全世界吸收艺术灵感,与许多国外设计师开展交流合作;敢于运用多种载体媒介,采用新型材料,在现代光电技术的加持下,让花灯展现出动静结合、如梦如幻的视觉效果。其创意设计,实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潮流的对话,为自贡灯会注入了契合时代的审美活力。

如今的元宵灯会,既脱胎于传统民俗,又超越了“元宵花灯”的边界,映照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全球性议题的理解和表达,更是走出国门,成为标志性文化产品,打开了讲述中国故事的“魅力之窗”。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举办元宵灯会的重要意义。
(2)创意设计为自贡灯会注入了契合时代的审美活力。结合材料并运用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创新永无止境。5G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从人与人的连接延伸到万物互联,进而对社会经济和生活带来革命性影响。5G技术前景广阔,谁能在5G标准制定中掌握话语权,谁就将会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革命中占据先机。所以世界主要国家竟相角力5G主导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5G发展,将5G放在国家战略高度,在搭建研发平台、强化政策保障、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加大5G关键技术研发力度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5G发展扎实有序;加强国际开放和合作等,与美国、欧盟等建立合作机制,支持中外企业联合承担重大专项科研项目;推动5G应用研究,探索5G行业应用需求及商业模式。目前,中国5G技术及应用在曲折中走到了世界前列。

创新是一场不凡的征途,须在高原之上勇攀高峰。我国高铁装备业唯一的女总工程师梁建英说:“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在科技创新的疆场,无数科研人员洒下辛勤汗水、攻克道道难关,终于登上高新技术的峰峦,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自己成为巨人”,才能在重要领域抢占制高点,成就创新链、激发新动能。有高原未必有高峰,有高峰则必有高原。坚定意志攀登高峰,立志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姿态。


(1)实践证明,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引领发展。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创新的知识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新时代科研工作者需要勇攀科技高峰的原因。
(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应怎样积极投身科学实践,勇攀科技高峰提出三条建议。
2020-10-28更新 | 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以食为天,粮为邦之本。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材料一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代杂交水稻是“三系法杂交水稻”,该法不育系育性稳定,但程序复杂,制种环节多、成本高,选育优良组合的几率较低。第二代杂交水稻是“两系法杂交水稻”,该法种子生产程序简单,稻种资源利用率高,但母本育性受温度等环境条件控制,制种存在风险。第三代杂交水稻兼有第一代育性稳定和第二代配组自由等优点,同时克服了第一代不育系配组受局限和第二代不育系可能因气候异常导致制种失败、繁殖产量低的缺点,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材料二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用行动践行担负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责任。袁隆平及其团队在水稻育种的实践中突破了水稻“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学观点,利用杂种优势,改变水稻生产的育种方式、管理模式,不断改良与创新,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实现超级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变革过程是如何体现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知识,分析袁隆平及其团队如何进行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研发。
2021-09-16更新 | 2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开春,电影《流浪地球》凭借优质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当前中国影史票房第二,被很多人评为“国产科幻电影之光”。

材料一 《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幕:在地球即将擿击木星的危急关头,中国航天员刘培强驾驶有数十万吨燃料的空间站主控室向木星,使地球得以摆脱木星引力而获教。这种为人类命运慷慨以赴的英雄精神,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它击中了人们的心灵,更传承着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基业中,镌刻着无数为家为国奋斗不已的名字。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到击水中流的改革先锋,从勇科学高峰的登攀者,到剑业浪潮中击风浪的弄潮儿,如果每个人都能向英模人物学习,就能汇聚起闯关夺隘、滚石上山的磅礴之カ。也正因为有许许多多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使之大者,中国脊梁才得以挺立,中国精神才得以弘扬,中国富掘才得以积薄发。

材料二 面对《流浪地球的成功,市场直呼中国开启了电影的“科元年”。目前中国电影中的青春片、动作片、喜剧片等各种类型作品层出不穿,唯独科幻题材被好莱坞远远甩在身后。《流浪地球虽然取得成功,但距离好莱坞一线科幻电影还有很大差距。电影制作流程极其复杂,分为很多环节,形成工业体系,通常指每个链条上,都有专业化岗位分工,彼此各司其职,最终组合在一起,以高效率完成高质、高标准的作品。好莱坞大概从30年代起就形成了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而国内也影工业大概2010年前后才初具规模,相差了80年。但《流浪地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部片子反映出我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飞跃,也成功地激活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孩大市场预期。

(1)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向先锋看齐,向英雄学习,筑起的将是水不流失的精神钙质。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论证该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如何促进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
(3)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及多年来好莱坞科幻大片的普及,中国科幻电影受众群逐渐形成,但中国的科幻电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请你就如何促进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出三点方法论建议。
2019-05-08更新 | 1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