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82 题号:193523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法治建设新成就。立法工作围绕重点领域展开,如以编纂民法典为中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加强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目的的立法;加强文化领域的立法;就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加强立法;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立法,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等,发挥了立法对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加速推进,政府工作全面纳入了法治轨道。围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一总目标,司法体制改革聚焦制约司法公正、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体制性障碍,完成了讨论很多年但没有着手的改革。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享有如此充分的经济、社会、文化及政治权利。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法治体系建构,推进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简要概括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才是真正的法治。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谓先行者,对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1)依法治国的前提是立法,在这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2)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法律的贯彻,在这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3-09-18更新 | 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恩格斯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


请结合法的形成与发展的知识,对恩格斯的论断加以说明。
2023-01-14更新 | 122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词语是“法”。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一特征明显表明了法与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宗教规范、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以及其他习惯礼仪等的差别。国家制定的法,是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为表现形式的法。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任何形式的法来说,都不可能指望全体社会成员完全自觉遵守。因此,法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也即对违法行为实行不同形式的追究以至制裁。是否具有国家强制性,是衡量一项规则是否是法的决定性标准。法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是为了实施而制定的,但不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1)法是与人类社会一道出现的吗?
(2)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谁的意志?
(3)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与法在实施时有何不同?
2023-08-03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