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法治中国建设 > 法治国家 > 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944490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据统计,我国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针对这种“舌尖上的浪费”,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反食品浪费法》着重于通过法律途径加强宣传、教育的良性引导,并最终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和风尚。

为推动反食品浪费法有效贯彻落实,6月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事项的公告》,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律规定,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反食品浪费法的实施?
(2)请你从建设法治社会的角度,就学校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拟两条宣传标语。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提高立法质量、制定良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融入一部部具体法律当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公平正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的生命线,国家机关必须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发挥法治对国家现代化的保障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人民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也是践行法治的最主要力量,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人民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营造整个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07-03更新 | 1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切实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筑牢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实后盾。


根据材料和所学法治国家的知识,谈谈如何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
2023-02-19更新 | 3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材料,简述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2023-01-07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