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194894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结。二十四节气植根于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是中国社会顺天应时、指导实践的生活制度,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

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虽然我们有了很多关于气候和农业的科学知识,但二十四节气并未过时。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生产实践制度,二十四节气为各地域、各族人民共有共享,共同传承。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同节气有不同的饮食习俗。这些节气饮食是人们结合生理需要、生命健康与气候变化产生的经验总结,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节令食品以美食为载体,以节令内涵和民俗观念为依托,将人们聚在一起,唤起情感的联结。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浸润人民的心灵,流传千古。在当前,人们通过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其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当前传承好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应如何传承好二十四节气这一宝贵文化遗产。
(3)某校拟开展“二十四节气进校园”活动,请提供两条具体活动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始终不变的追求和使命。

材料一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数百万扶贫干部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放弃北京工作、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把课堂搬到山间地头,带领群众走出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创新发展之路的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并勉励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发扬“三牛”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材料二   H村曾是一个贫困村,安贫守旧思想严重,村民文化素养低且缺乏脱贫技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村“两委”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指导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强调突出“扶贫先扶志与智”的理念。该村通过开展“孝媳妇”“自富榜样”等评选表彰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行脱贫实用技术培训等系列扶志扶智的主题活动,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和实用技能,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极大地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强大内生动力。短短几年,H村成功实现脱贫,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干部发扬“三牛精神”对新时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相关哲学道理说明H村是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功实现脱贫的。
(3)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三牛精神”与“青春梦想”的关系,请围绕主题提出两个观点。
2021-05-23更新 | 1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空授课的圆满成功。彰显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无数人努力付出、不断探索的结果。8年前,听过里亚平老师天宫授课的学生,许多被吸引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有些23学生~甚至直接从事了航天科技的相关研究工作。这一次授课再次照亮青少年志中探索未知、崇拜知识够科学梦想。此次天宫授课是我国空间站阶段太空系列课堂的第一课,来,航天员们将陆续在空间站开讲,带领青年学生领略奇妙太空,分享宇宙知识。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太空系列课堂”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意义。
2022-08-09更新 | 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个展柜中,并排陈列着两封催人泪下的遗书,一封是丈夫就义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一封是母亲留给尚在襁褓中女儿的遗书,它们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伉俪,即革命烈士陈觉与妻子赵云霄。陈觉在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中写道:“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赵云霄放下刚满月的孩子赴死的时候只有23岁。她在给孩子的信中写道:“我的宝宝(小启明),当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你是不幸者,你是个世界上的不幸者!更是无父母的可怜者!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令人痛心的是,被祖父母从监狱接出后抚养的小启明,终因体弱多病在4岁时夭折。一个家庭就这样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很多人是通过《信中国》栏目读到这两封家书的。中央电视台的《信中国》节目集中地展现了从1921年建党至今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其内容充满了“发现、感动、震撼、振奋”的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今天阅读共产党员书信的意义。
2018-12-21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