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9 题号:194914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属于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的有(       
①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②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
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④形成了以民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的《秦律十八种·田律》是一部关于农、林、牧、渔、粮等方面的法令,涉及林木、野生动植物、草地、河道的保护和关于及时汇报雨量和自然灾害的报告制度,这显示出秦国重视农业和生态保育的一面。这表明(     
A.我国战国时期已有完备的法律体系B.法的内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D.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
2023-07-04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某同学搜集了有关法律的相关名言,部分摘录如下: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样。——贝卡利亚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①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服务于公民的利益
②生产方式是法律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③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规范
④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20更新 | 4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对于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他曾引用《商君书》中“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的观点加以说明。这启示我们法治建设要(     
①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②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
③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
④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服务于当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22更新 | 2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