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 领会科学思维 >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195197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宋思想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了洞庭湖天人合一的景象。从明代、清代至当代,洞庭湖一直在持续地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如今的2600平方公里,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2008年以来,洞庭湖区开始实施“退田还湖”,还地于湖泊。2014年,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洞庭湖考察,殷切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牢记嘱托、先后开展洞庭湖区防洪蓄洪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湖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老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2023年2月,国务院批复《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建设美丽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新规划明确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安澜洞庭”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重点任务。到2030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人水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


从围湖造田到生态保护修复,我们对洞庭湖的治理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深化。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火岁月中孕育形成的,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并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延续,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传承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及以人为本精神。

延安时期,党强调共产党“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由于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条件十分艰苦,延安军民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有力支持了抗日前线。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考察慰问之时,面对“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西安作风”和“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延安作风”,他由衷感慨:“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有关人民群众的知识,说明延安为什么能够成为当时中国的希望。
(2)请从科学思维的特征角度,分析毛泽东同志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的正确性。
(3)某校高二年级举行“弘扬延安精神”主题探究活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弘扬延安精神,实现二十大目标”为题撰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200字。
2023-08-31更新 | 51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曾经语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十九大以来,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判断国际形势走向和我国所处历史方位,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中国应当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好新时代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工作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谈谈对习近平同志外交思想的理解。
2022-06-05更新 | 26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一再强调“新发展理念”这是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提出“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又一重要发展理念,这些都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些新思路、新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航向,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思维的哪些道理。
2022-10-16更新 | 3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