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空想社会主义
题型:主观题-简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4 题号:19521337
【知识综合】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必然性。
23-24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英国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同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包括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在内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论证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未来社会提出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测。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


结合材料,简要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2023-02-22更新 | 126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简要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石并列举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成果。
2023-11-25更新 | 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马克思看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是社会主义先驱者,他们的思想主张是“空想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阐释和论证不仅依赖哲学反思还根据自身的实践,并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由此马克思超越前人、突破成规,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让“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马克思是如何让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的?
2023-11-01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