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0 题号:19521794
《唐律疏议》强调“刑罚不可弛于国,笞捶不可废于家”,通过法律解释的方式明确了家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2022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提供行为指引。据此可以看出(       
①当前我国法治已经替代了人治   
②优秀的法治理念得以传承和发展
③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社会职能   
④法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意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在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问题上,必须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向,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和行动。这告诉我们,保证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必须(     
①重视法的政治职能,也要重视社会职能
②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11更新 | 1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立法法是“管法的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     
①立法法的修改过程,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行使了审议权
③立法法的修订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④以立法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06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由此说明(     
①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②法律是社会成员利益的反映,为人权提供法治保障
③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④“铸刑书”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形成,为人类法治作出了贡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20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