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19522133
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下列对飞檐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飞檐的设计是根据人们的建筑审美需要而创造的人为事物联系
②抓住了飞鸟与多种建筑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增添了建筑的动感
③飞檐的设计充分证明了通过实践可以建立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飞檐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带有人的精神意向,但仍然是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特区的发展成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性。这主要说明了( )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1-26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传统雷达虽有“千里眼”之称,但仍有看不到的地方。为给中国航空、航海等提供“一双明亮的眼睛”,刘永恒决定开创和发展新体制雷达,经过数千次实验,终于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他还带领团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实践可以把人们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④要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12-01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主线。即从早期的盲目崇拜自然,受制于自然。到工业革命后以自然的主宰自居,肆意开发、利用、破坏自然。再到如今依靠理性与智慧,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由此可见(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对立后统一       
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④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认识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25更新 | 3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