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9522327

某地高一(6)班的同学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为主题,搜集整理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部分案例素材,如下所示:

镜头一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镜头二   “村民说事”制度在浙江省宁波市从开端到完善再到深化,从一村一镇到全县再到全市推广,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如今,这项制度从单纯的“村民说事”逐步发展形成了以“说、议、办、评”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宁波市构筑了村务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的全闭环,走出了一条“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的治村理事新路子。

镜头三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我们要坚持国家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镜头四   全国政协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致力增进群众福祉和促进社会发展对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开展协商调研,提出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应急救助机制等重要建议:举行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协商会,有关方面专题研究采纳议政成果,协调并协商就业、医疗、养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还就农村改厕问题以委员会名义提交了相关提案,以充分发挥提案监督作用。


结合材料中的四组镜头,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某村推行“四会(支部委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管村”制度,实行支委会统领、村代会定事、村委会办事、监委会监事。涉及土地平整、村落民居改造等重大村务问题,村党支部积极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议事会商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实施。村党支部带领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制定《村民文明行为规范》,突出“美、礼、和、德”建设,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同时配备法律宣传开展法治宣讲和法律咨询等。这一制度促进了该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全村焕发出文明和谐的景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四会管村”制度对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018-09-01更新 | 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乡村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攻克的“最后一公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县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当地开展基层党组织“五星创评”工作,选调一批威信高、能力出众的党员干部进入村委班子;通过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常态巡查等方式,对不合格干部进行处罚;建立村民议事会、规划建设会等机构,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创设“收集问题—拟定议题—议前调研—多方商议—公开结果—监督执行”的“六步工作法”,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该县的做法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哪些有益借鉴。
2020-09-15更新 | 1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金花园社区居民中回、满、蒙古、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近年来,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大宣讲;通过“社区邻居节”,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增进了邻里感情、促进了社区和谐;探索实施自治、德治、法治、共治“四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模式,促进各民族融合发展;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干部常态化入户走访,解决群众困难;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保障少数民族贫困居民的生活,促进全面小康,让社区和谐家园绽放民族团结花,成为宁夏各民族和谐聚居的生动缩影。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金花园社区治理举措对促进民族团结的意义。
2020-10-13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