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具有民族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19522362

【行走大河上下,共享盛世中华】

2022年10月29日,全国首档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黄河文化大会》开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激活黄河文化基因,展现新时代黄河故事。

节目对沿黄9省(区)的黄河文化、黄河故事、黄河人物进行了深入挖掘,还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进行了紧密结合,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热忱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下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山东沿黄地区文化资源富集,是展现黄河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区域。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黄河文化大会》蕴含的时代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中国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走进生活了解到:除中国邮政发行了龙年邮票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邮政部门也发行了各自国家的龙年邮票来欢庆春节。十二生肖,尤其是神秘的“龙”已很难被世界拒绝。
请你从材料中提炼出最恰当的文化观点并加以论证。
2016-11-26更新 | 24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背景材料: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亨廷顿炮制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问题: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亨廷顿的 “文明冲突论”进行评析。
2016-11-18更新 | 67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定文化自信。

探源"何以中国"

长期以来,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或宣扬中华文明外来说,或贬低中华文明的发展水平和成就,或对我国夏朝及之前的历史传说的真实性抱着极端怀疑的态度,认为我国的历史只能从商朝开始计算,也就是只有三千余年。文明的曙光,究竟何时在中华大地露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中非常重要的空白,传递出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原因。

传承中华文明

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来看,对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探源和阐释是一个较为艰深且复杂的问题,既要观照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融合,更要审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碰撞。

历史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活化历史场景、找到了“何以中国"的密码,让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来"“热起来",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提升了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能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探源成果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助力民族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历史性地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2023-06-13更新 | 4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