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最广泛的民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953499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这种民主绝不是对别国民主模式的照搬照抄,而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面向人民群众需要所进行的民主创造。这种民主通过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将民主全方位地覆盖到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从而有效实现了从国家治理到日常生活都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中国式民主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乏用。”人们可从两会触摸中国式民主的脉搏,感受中国式民主的魅力,读懂中国式民主的真谛。

数据显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到了15.7%,比上一届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中,非中共党员委员占60.2%,56个民族都有人选。

从广泛吸收各方意见、起草编制规划纲要,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到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得到批准,这一系列举措为更好实施规划纲要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并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解读中国式民主的真谛。
2022-06-02更新 | 8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部规划史就是新中国筚路蓝缕、铸就辉煌的奋斗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史。一个个五年规划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持续改善和质的飞跃,雄辩地表明,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彰显制度优势的体制安排。 “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始终坚持开门问策、凝聚各方共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调查研究、衔接协调、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环节,各级党代会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农民工、快递小哥、网店店主等积极建言献策,将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建议中来。最终按照法定程序,于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吹响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角。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所体现的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决策的意义。
2021-04-30更新 | 14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式民主的生动体现。某市高一学生小记者,对2024年的两会展开探究,收集了一些资料和数据:

数据一:在十四届全国人大297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其中有56名农民工代表。全国人大首次制作和提供盲文版会议文件,王永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他手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与众不同,是会场唯一一份盲文版的政府工作报告,王永澄用指尖一行一行“读”着,这个细节得到中外记者的点赞!

数据二:从城市“小院议事厅”到农村“屋场恳谈会”,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人民网2024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征集留言超28万件。

数据三:过去一年,作为对去年两会提出的建议和提案的回应,中国国务院出台了2000余项政策措施,一系列经济发展和人民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事实再一次说明,中国民主的触角深入至最基层,用心传递千家万户的声音,用诚意满足广大人民的诉求,用一个个生动实践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民至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2024-04-29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