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科学立法 > 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19612978

“黄河宁,天下平”,治理黄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然而我国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着制度和法律的空白。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好人大立法的主导作用,历时三年,经调研、起草、审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当前,全国上下、沿河省区凝心聚力推进法律落实:国务院及黄河流域地方政府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建立健全协同保护治理机制,依法打击各类破坏黄河生态的行为;各地积极开展黄河保护法宣传活动,凝聚全民合力,共同用法治力量守牢黄河流域生态底色。在法治护航下,黄河必将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用法治力量守牢黄河流域生态底色的。
(2)黄河保护,人人有责。请就社会公众积极遵守黄河保护法写一份倡议书。(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10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一些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反映出部分国家机关存在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处理流程不规范、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问题;一些不法经营者随意倒卖和泄露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之类事件也时有发生,民众反响强烈。

2021年11月1日,作为首部专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律明确规定了不能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识别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信息处理者的合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导。

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法律“安全锁”,但有了良法后,更重要的在于落实。从严惩治违法行为,全方位规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更为重要。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2022-05-02更新 | 24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维护个人权利的生动体现,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数字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频发,给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和切身利益带来极大威胁。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

我国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所做的努力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工信部、网信办等监管部门相继出台对应的法规条例,以务实的内容切实监督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与执行。
全国检察机关于2022年共立案办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全面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华为聚焦技术创新,优化隐私保护,推出华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管理平台;腾讯高效利用数据,推动价值创新,研发“隐私合规自检checklist”与“个保技术合规扫描工具”。

材料二   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刘某某购买公民个人电话号码、家属、所在单位、社保等信息,并将所购信息以每条0.3元至2元不等的价格出售、提供给他人。其间,刘某某出售、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共计58379条,获利30281.55元。后刘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当地检察院作为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请求判令刘某某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30281.55元,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向公众赔礼道歉。当地法院经审理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1000元;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30281.55元,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向公众赔礼道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如何形成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合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院作出如此判决的理由。
2024-04-09更新 | 12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化。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全面构筑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在生态环境立法方面,我国通过加强环境立法,落实中央生态文明改革的部署,使改革举措于法有据。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国家层面的生态环保法律得到了全面的重构。同时,我国环境司法体制、机制加速改革,推动出台一系列重要司法解释和政策,织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网。我国还积极推进环境执法体制改革,强化环境行政执法手段,常态化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

材料二近年来,人大将生态环保执法检查作为着力改革的方向。从打通下情上达渠道的五级人大代表座谈会,到倾听民声、汲取民智的大规模网上调研,再到为监督提供专业智力支持的第三方评估;从督查执法部门法律知识素养的问卷"考试",到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随机抽查、暗查暗访,再到打破“事后整改”常规的“边查边改”,诸多提升监督效率、防止监督虚置的创新之举纷纷引入执法检查,激发监督活力。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体的有关知识,阐明人大进行生态环保执法检查的意义。
2022-11-16更新 | 3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