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19618462

春天正是读书天,最是书香能致远。2023年3月28日,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通,向广大青少年和全社会发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号召,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

一个人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周国平说:“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书读得越多,心胸越大,视野越宽,也就越能理解这个世界,发现世界的美好。

高尔基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烂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作家赫尔岑说:“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无论你的人生正面临着什么,你都能在书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班级举行读书演讲活动,请你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运用认识论和人生价值观的知识。②紧扣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基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考虑,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科研团队自主建设北斗导航系统。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并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并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并向全球提供服务。2035年前将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建设更加广泛、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还将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由此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将不断涌现。


(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研发北斗导航系统蕴含的哲学原理。
(2)结合材料,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是如何体现实践的特点的?
2021-11-16更新 | 141次组卷
主观题-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0年4月24日,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至此,“东方红一号”点燃中国卫星第一把火,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征程从此展开。



(1)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角度,阐述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征程。
(2)看到下面这幅图片,你会想到什么?

屈原的《天问》?人类对太空的畅想?神秘的外层空间?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围绕“人与太空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综合论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50字左右。
2020-07-02更新 | 23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这一理念诞生于世界各国为推动解决全球发展新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当中:也离不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化大数据工具;更离不开各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究。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
2019-01-01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